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4年第7期
编号:13133724
藏药药性理论探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4月1日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2014年第7期
     需要解释的是,藏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“三大要素”,即“龙、赤巴、培根”作用失调所致,而三大要素失调又是由药物临床使用不当,饮食不和,起居不适等诱因所致。所谓“龙”,藏医认为禀受于父精母血的媾合,后天饮食精血与大自然之空气并合而成,是具有粗、轻、冷、细、硬、动等6种属性的组合体,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,主要是呼吸、运动、排泄、循环、感觉、 机体免疫等机能关系的综合体。所谓“赤巴”,是细腻、锐、热、轻、臭、泄、潮等7种属性的组合体,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,主要是体温、消化等机能关系上的综合体。所谓“培根”,是润滑、寒凉、重、纯、软、黏、糊7种基本属性组合体,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,主要是骨骼的连接关节腔的润滑、强身等机能关系的综合体[1-3]

    由此可见,藏药的功效与药性关系密切,相互对应,并受五源相生和作用的重要影响。

    3藏药之六味

    藏药的六味,即指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、涩。在藏药的临床用药过程中,具有酸、甘、咸、辛味的药物,主要用于“龙”病的治疗;具有苦、甘、涩味的药物,主要用于“赤巴”病的治疗;具有辛、酸、咸味的药物,也能用于“培根”病的治疗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601 字符